【冬病夏治】三伏贴、三伏灸预约中~错过再等一年!
暑气蒸腾,蝉鸣阵阵,炽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,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如约而至。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这是空调与冷饮的“续命”季节。然而,在博大精深的中医智慧里,这酷暑难耐的几十天,却蕴藏着祛除陈年沉寒、强壮身体根基、预防秋冬疾病的绝佳契机——这便是“冬病夏治”理念。此刻,大自然赋予的充沛阳气,正是我们调养身体、驱邪扶正的宝贵资源。
冬病夏治
“冬病”指好发于冬季,或在冬季加重的病症,长期反复发作,影响脏腑经络功能,缠绵难愈。
“夏治”是指在夏季三伏时节,自然界气温最高,同时机体阳气最旺、体内凝寒之气易解之时,借自然之“温”“热”,通过艾灸、穴位敷贴等,温补阳气、利湿散寒、活血通络,祛除体内沉积的寒气,增强机体之正气,调整阴阳,使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。
三伏贴
三伏贴是一种贴敷膏药,由多种辛温、发散类的中药打磨成细粉,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,加入姜汁或蜂蜜调制成膏状,也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方法,结合中医的经络与中药学,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,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、热性刺激,从而达到治病、防病的效果。
三伏灸
督脉灸
督脉中医称之为“阳脉之海”,总督一身之阳,督脉灸是施灸时在督脉和膀胱经上施以中药、姜和艾绒等的疗法,督脉灸可温补督脉、强壮真元、调和阴阳、温通气血。
扤熨灸
扤熨灸是根据传统中医理论,在传统灸法和传统的“抓火酒”疗法的基础之上研发而成的一种特色疗法,利用酒精燃烧的热量和中药药物的药理作用,达到疗疾祛病的目的。
扤熨灸主要让中药成分借助燃烧后的热效应开散毛孔,把药物渗透到人体的病患部位,达到活血化瘀、温通经络、提升阳气的作用,可根据四季季节变化针对不同部位达到不同的效果。
适应人群
呼吸系统:反复感冒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、慢性咳嗽、过敏性鼻炎、慢性咽炎、体虚易感。
消化系统:虚寒性胃痛、慢性胃肠炎、消化不良(遇冷加重)。
疼痛性疾病:颈椎病、肩关节疾病、腰腿痛(老寒腿)、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(遇寒加重)。
妇科:妇女月经不调、虚寒性痛经、产后体虚等。
儿科:小儿哮喘、过敏性鼻炎、消化不良、遗尿、儿童体虚者。
亚健康调理:平素畏寒怕冷、四肢不温、免疫力低下者。
禁忌人群:
(1)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不适宜三伏贴或督脉灸治疗。
(2)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、对药物过敏者、皮肤有疱、疖以及皮肤有破损者、疾病发作期(如发烧、正在咳喘等)患者不宜进行贴敷及督脉灸治疗。
(3)2岁以下的孩子由于皮肤娇嫩,贴敷容易引起感染,不宜进行这项治疗。
贴敷时间
伏前贴:2025.6.22-7.19
初伏:7.20-7.29
中伏:7.30-8.8
末伏:8.9-8.18
伏后加强:8.19-8.28
贴敷地点:郑州济华骨科医院